青浦新城最近动静不小。
7月25日这一天,40个重大项目集体签约落地,还有好几所高校和央企跟青浦签了长期合作协议。
最打眼的是华为要在这里搞个"长三角AI+联合创新中心",一下子引来不少关注。
这地方确实有意思。东边挨着虹桥商务区,西边靠着长三角示范区,就夹在中间不上不下。现在区里显然是想通了,干脆把这个"中间地带"变成企业进上海的第一道门槛。
规划局的张光远介绍了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布局。核心区3平方公里要搞"一廊一园三区",外青松公路当主轴,中间塞个86公顷的大公园。北边搞科创总部,中间弄智慧岛,南边建交通枢纽。按他的说法,现在地都腾出来了,就差往里面填东西。
交通确实是个卖点。现在有17号线,过两年示范区线通了,再加上规划中的嘉青松金线,三条轨道在这碰头。新城集团的马文娟说,1500亩产业用地已经备好,跟北边2000多亩工业区连成一片。今年预计能拉来两三个总部,往后会越来越多。
政策上也放了狠话。马上要出的"新城三条"准备把总部认定门槛降低,外地认定的也算数。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能拿到3000万元奖励,这数目在上海郊区确实罕见。
产业方向盯上了信息技术和北斗导航。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头,后面跟着300多家配套企业。时空智感孵化器正在建,重点搞些无人机送货、城市智能管理之类的新玩意。
说来有趣,青浦这点地方正好卡在江浙和上海之间。以前总觉得是个过路站,现在倒要变成必经之路。从地图上看,新城的确在虹桥和示范区中间占了个好位置。
现场还启动了"企呼我应"服务平台,说白了就是企业有啥事能直接找到政府。这种做法在长三角其他城市也有,不过青浦做得更系统些。
按计划,到2025年这里要搞成千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群。能不能成还不好说,但华为这样的企业愿意来,至少开了个好头。青浦这回是铁了心要把"过路站"变成"终点站"。
[1]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《青浦新城中央商务区规划获批》
[2]《2025年青浦新城发展行动方案》官方文本
[3]新民晚报2023年7月26日头版报道
[4]青浦区统计局2022年区域经济年报
配资安全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